近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公布了2021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评奖结果。我院风景园林系、设计系学生在本次竞赛中喜获喜获本科生组三等奖、研究生组佳作奖两项奖项。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是国内风景园林专业最高水平的学生竞赛,旨在鼓励和激发风景园林及相关学科专业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大学生对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发展前沿性问题的思考。2021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为“美美与共的风景园林:人与天调 和谐共生”。
本次竞赛分设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共收到有效方案674份,其中包含本科生组365份,研究生组309份。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审,评选出获奖作品64份,其中,本科组一等奖3份,二等奖6份,三等奖9份,佳作奖14份;研究生组一等奖3份,二等奖6 份,三等奖9份,佳作奖14份。
作品名称:萤火之森——低干扰荧光类昆虫生态科普景观
获奖类型:本科生组三等奖
团队成员:潘昕玥
指导教师:张洋、沈熙为
作品特色:
基于上海世纪公园现有的夏季亲子夜游活动,设计旨在深化荧光类昆虫科普的主题,提升夜游活动的影响力,让全年龄段的游客都能参与其中。
设计通过科普园内部的环线系统,打造“亮线”与“暗线”两种游览模式,在保育萤火虫的同时,增加景观构筑与博物馆建筑,科普萤火虫从卵、蛹到成虫的生命过程,呼吁更多的人保护城市中萤火虫的自然栖息地。
通过整体地形塑造与驳岸改造,对萤火虫栖息地进行光线控制。设计水岸保护区,人工光源到水岸距离大于15米,以低干扰、低介入策略,改善水生萤火虫、陆生萤火虫的生存环境,帮助其顺利渡过虫卵阶段。
场地保留了世纪公园原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为活力不足的区域引入新的互动节点。游人可通过观景台、双层廊桥、昆虫剧场等构筑物远观萤火虫,并通过萤火虫营地中的培养装置与体验亭,近距离观察幼虫的生长情况,亲身参与到萤火虫栖息地的构建与保护当中。对应荧光类昆虫的每个生命阶段,设计不同类型的科普教育活动,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与夜游活动融合起来,打造一方城市中的“萤火之森”。
作品名称:竹蜻蜓驿站——以曹杨新村为例的应对快递包装污染的社区设计
获奖类型:研究生组佳作奖
团队成员:赖佳妮、张乐、吴佳远、张陈缘、朱张淳(设计系)
指导教师:汤晓敏
作品特色:
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作为快递聚集的热点地区,如何利用快递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两大任务值得探讨。“快递驿站”是社区生活圈的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存在“废弃包装、照明浪费及人群对其的抵触情绪”等急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从“人”与“自然”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小事情改变大环境”的设计解决路径,以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为例,对快递驿站内外及快递柜等空间进行改造,构建“竹蜻蜓驿站”新模式。
以竹丝材料代替塑料填充材料,废弃包装可作为腐殖质填充在可回收塑料包装改造的花盆中,装点驿站空间及社区公共空间。拆开快递包装后折叠花盆制作小盆栽的“小事情”成为改善社区环境、助力“两碳工作”的大助力,为社区更新与减碳工作提供新思路。
在分期设计中,通过“竹蜻蜓驿站”的正向引导,快递驿站经过了从无序到有序、人工到智能、混乱到清洁的演变过程。快递驿站的模式与居民居住、就业、出行行为联系密切,以不同的形式和形态应对校园、街道、社区、商务办公楼等不同场景的最后100米多元化末端服务需求。“竹蜻蜓自提柜”代替小区围墙,节约空间,缓解快递员与居民活动流线交叉的问题;重构商业办公楼前庭空间,实现“下班随手取快递”;同时,自提柜结合休憩廊架,填埋竹丝的种植池起到景观教育的作用。
致谢
特别感谢王云、李惠军等老师,在过程中悉心的指导和鼎力支持。
素材来源: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1年会开云app官网入口下载苹果版 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设计系获奖师生
审核:王云 汤晓敏 张楠
编辑: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