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概况
福开森的母校波士顿大学的建筑形式,与英国传统校园建筑有很大的渊源,也许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中院采用的是英式维多利亚风格。福开森自己的说法是,中院建筑很时尚,和外滩的上海海关和商业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建筑采用的是当时最好的建材。
中院坐北朝南,建筑的平面基本为长方形,左右对称。其外立面没有非常繁复的装饰和复杂的柱头柱式,而是以简洁的拱券门廊为主。整个建筑为西方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东西两段平面
建筑位置
开云网页登录 中院位于交大徐汇校区东侧,大草坪北侧,比邻新上院和新中院。建筑北侧的小型绿地是与新中院围合形成的公共空间。建筑东侧是教师活动中心和图书馆,再往东侧便是校园的边界和华山路。
(点击上图自动跳转)
历史沿革
1、1896年,学校刚刚创立,当时名为南洋公学,建校初尚无校舍,暂借徐家汇附近居民房屋招生授课。
2、1898年 (即光绪二十四年)时任监院的美国传教士福开森借助招商轮船和电报两局集幕资金,亲自设计、督造中院建造。
3、1899年 (即光绪二十五年)夏,中院落成(即南洋公学中院),南洋公学时期的主要建筑物,供办公及师范班、中学部使用。
4、1928年 (即民国十七年) 至1936年,大学扩大了规模,中学部停办,原来中院亦成为大学的一部分。做课室和实验室之用。
5、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校舍被日军侵占,中院亦在其中。
6、1953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设计室对中院进行了大修,并对平面布置和立面略加改造。
7、1953年,因中院房屋木结构部分已年久腐烂,对其进行了修缮。
8、1999年-2000年,最近一次修缮,建筑部分细部被简化。后来学校对其进行原复性大修,并拆除后部,改为草坪。该楼改作经管系实验与办公用楼。
左图:二十世纪初的中院;右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院雪景
如今的中院
同时期建筑比较
十九世纪末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封建传统教育方式,逐渐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式的新型教育形式。上海很多早期的学校都是由西方教会兴办的。甲午战争后,因受到洋务运动的影响,清朝统治阶级中的官僚买办阶级创立了几座中国早期现代公立学校。
建筑的风格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风格即立面及装饰模仿新古典主义或文艺复兴式,屋顶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如1910年已基本形成校园风貌的圣约翰大学,其建筑形式基本上都是西式建筑加上中国蝴蝶瓦大屋顶,出檐很浅,这说明了当时的西方建筑师仅仅从形式上模仿中国传统建筑,并未深入的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法式和文化。
另一种完全学习西方古典主义建筑进行校园建设,南洋公学就是这一类校园的典范。其早期主要建筑立面均为清水砖砌,门窗均为拱券式,为统一的西方传统建筑形式。这种形式,多见于美国早期大学中,例如哈佛、耶鲁和福开森的母校波士顿大学,这种形式又与英国传统校园建筑有很大的渊源。
左图:圣约翰大学怀施堂院;右图:圣约翰大学科学馆
左图:南洋公学中院;右图:南洋公学上院
建筑分析
立面分析
中院从整体来看立面为西方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南立面山墙上方有典型的英国样式主义风格的山花和老虎窗。山花分为两段,上段嵌入白色雕饰,极具装饰效果。下段中间开一圆窗,并用红砖围饰。同时,南面中段设有三个老虎窗,并且有主次之分,正中开间的较大,两侧的较小。北立面也有一个老虎窗,形式上与南立面的有所差异。
檐口的装饰线条非常丰富,下边缘方形齿状饰物装饰。屋顶对称分布了八个砖制的装饰烟囱,这种装饰形式常见于英国样式主义风格建筑。
外墙面主要用清水砖砌,白石灰勾缝,在分层处做突出墙面的水泥腰线。墙面每层均有两条红砖束腰,加强了建筑立面的水平线条。立面正中为一题字石匾,上书“南洋公学中院”六个金色大字。这块匾从建校初期建筑建成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中院墙面细部与现状对比(图片来源:开云网页登录
档案馆)
细部分析
建筑的南立面的东西两侧之间为一砖砌拱券式长外廊,外廊的柱子有收分,原为科林斯柱式,经历几次修缮维护,柱头和柱础均被简化。方柱与圆柱交替排列,柱子上方的拱券为红砖砌筑,与主体墙面有所区分。在晴朗的白天,外廊投射到墙面的阴影,更加丰富了建筑立面。外廊上方为开敞的露台,这样营造出的灰空间正好面向草坪。露台中央开间突出一间门廊,形成三层的小阳台,阳台连接的房间是当时的校长室。
立面上采用了多种门窗式样,大部分窗子的形式为拱券式,用红砖窗套或券眉装饰,拱券门窗用立式砌法,即竖砖组成拱状,在结构上起分解竖向荷载的作用。眉券中,有一锁心石,富有装饰趣味。窗为木框双扇玻璃窗,粉以深褐色油漆。初建成时窗的外侧装有木百叶,同时部分窗饰用具有多线脚透视效果的窗套,立面效果丰富。
建筑外立面细部现状
室内分析
建筑当初建成时室内装修以木质材料为主,室内的柱子为八意形木柱,只承受木制楼板的荷载,窗洞呈喇叭形有利于光线进入室内,内墙的窗洞也有线脚丰富的窗套进行装饰,可见当时建筑的精致。
改建后的门厅主楼梯保留了其原有的木材质的扶手,扶手的栏杆上雕有丰富的花饰和线条。楼梯板下的平顶花纹为植物草叶形式,粉以乳白色油漆,两种雕纹呼应而又统一。
中院内部空间细部
结构分析
1、基础
1899年初建成时,中院的基础埋深约1米,柱基截面为大放脚形式。1953年,大修时,加固基础,1953年修缮时将基础改为钢筋混凝土基础。
2、梁柱
1999年大修前,中院为砖木结构,荷载通过砖墙传至基础,在每面纵墙上均有两段长方形壁柱,从增大承受荷载的面积。同时,在大空间的教室中有较为纤细的木柱支承木质楼板。在中院的东西山墙上,外墙的壁柱设计成方形,并层层收缩(底层为600x600mm,顶层为420x420mm)。大修后,梁柱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墙体
中院的墙体为清水砖砌筑,1999年大修前厚600mm,二层墙厚480mm,三层墙厚360mm;外墙厚度层层递减到底层墙。大修后,外墙厚度都为600mm。
4、楼板
初建时,中院楼板三层都为木制地板,两层木板,中置木龙骨支撑;后由于需要,底层改为混凝土浇制;1999年大修后,改成钢筋混凝土楼板。
5、楼梯
1999年以前均为木制楼梯;大修后改为钢筋混凝土楼梯。
6、屋顶
中院的屋顶结构为三角形析架式木制屋顶,由金属构件连接。纵向由木檩条连接,上铺屋面板,南北立面东西两端的山墙上开有气窗。
建筑原始图纸剖面图(图片来源:开云网页登录
档案馆)
环境分析
中院建于1899年,一百年余来,中院几经修缮。使用功能也经历了多次交化,现在的形式已与原貌有所差别,考虑到中院的历史价值,学校在1999年,中院建成一百周年纪念时,对其进行了原复性大修,希望将其恢复到1899年初建成时的立面形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修复工作未能做到“整旧如旧”。
中院的北侧原有一幢三层的加建后屋(初建时作为寝室,见1953年的建筑图纸)通过连廊与其连接,1999年改建中被拆除,并在原址上种植了草坪。草地中的景观路以石条铺砌,暗示了原有建筑轮廓。草坪中央是巨大的船锚雕塑,象征着交大最早的研究领域。绿地中间布置了一些景观设施。这个由中院和新中院围合形成的公共空间,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同时延续了校园的历史文脉。
老图纸
中院平面图老图纸(1953年修缮)
中院屋顶平面图老图纸(1953年修缮)
中院立面图老图纸(1953年修缮)
中院立面图老图纸(1953年修缮)
建筑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1999年修缮以前)
二层平面图(1999年修缮以前)
三层平面图(1999年修缮以前)
屋顶平面图(1999年修缮以前)
南立面图
北立面图
东、西立面图
修缮历史
1899年的中院,柱子的柱式为科林斯与多立克的复合式。形式优美。遗憾的是,1999年的改建中并未恢复原有的面貌,柱式被过度简化。
中院正对门厅的室内大楼梯在改建时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其复杂的花饰,优美的曲线都反映了初建时的风格,仿佛身处于南洋公学的年代中。中院的外墙由兰灰砖砌成,附以红砖作为点缀、装饰。由于墙面砖的商种颜色对比度不够强烈,使得整个建筑物的色调偏灰。
不同时期状况对比
价值评定
1. 历史价值:中院于1899年建成,是交大校园内唯一一座十八世纪建造并留存使用至今的建筑。中院当年由福开森主持设计建造,其后多位教育界名家在此工作和生活,大量优秀人才也先后在此学习、成长。建校初期,蔡元培担任特班总教就住在中院三楼,经常在课后邀请同学到这里长谈。经历了很多动荡的年代,中院于1998年进行了一次修缮工作,其外部建筑型制基本保持原来样式,建校时期便留存至今的楼铭牌等历史元素更体现出其宝贵的历史价值。
2. 艺术价值:中院为英国样式主义风格建筑,由时任南洋公学校监的福开森主持设计建造,据推测他参考了当时美国著名院校的建筑形式,尤其是其母校波士顿大学。这种建筑风格在英国安妮女王时期和美国大学早期的建筑中可以见到,它是对文艺复兴以来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改良,是一种具有浓厚的西方艺术气息的建筑形
3. 科学价值:中院的结构形式是近代上海建筑中常见的砖木结构,由于建造年代较早,其内部结构(包括楼板、柱、楼梯与屋架)均为木质。这样的结构轻盈、精美,体现了清末西方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异,是这一时期建筑中的少有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