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新民周刊》和所有传统平面媒体一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很大挑战,但是,《新民周刊》却在2016年实现了17%的增长率。

传统媒体通过竞争,淘汰过剩产能,实现了自我内部生产方式的革新。

随着国民心态的转变,媒体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报道者到社会问题治理的参与者。

传统媒体面对当前浮躁的资本市场,如何坚守和传承传统媒体的精神,是个巨大的考验。

调研时间:2017年5月11日

调研地点:上海市延安中路839号16楼

《新民周刊》是目前中国国内报刊零售和自费订阅市场上发行量最大的时政类周刊,也是上海第一份综合性新闻周刊;它是历史悠久的文汇报、新民晚报联合组建报业集团后新创的首份媒体,也是目前具有全国影响的新闻周刊之一。自1999年1月创刊以来,它以“影响主流”为己任,关注“新闻、新知、新锐,民生、民情、民意”,力求理性、冷静、智慧的办刊风格,凸现了“国际眼光、海派气质、原创诉求、智慧表达”的特色。

刘琳:新民周刊主编,26年新闻工作经历,历任《新民周刊》副主编、主编。

杨江:新民周刊社副主编。曾任新民周刊首席记者,知名调查记者,对转型期的中国在反腐败、经济发展、环境治理、视频安全、社会稳定等诸多领域的问题进行过深度调查报告,备受社会关注,多篇报道受到高层领导批示。

现场回放

“其实并没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分”

刘琳主编开场白:在当今发达的互联网环境下,我们的文化产业和传媒产业,需要你们这样年轻的血液注入,给我们带来全新的理念和视角。我们也要继承和发扬传媒行业当中的优秀传统,包括行业传统和业务传统,同时还需要了解很多的规则和规矩。

ICCI: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新民周刊》和所有传统平面媒体一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很大挑战。您认为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

杨江:这是现实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我们这栋大楼里,既有大家所熟知的澎湃新闻,也有诸多传统媒体,多种生态媒介相互依存。

从整个媒体的发展现状来看,严格意义上其实并没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分。公众的媒介素养还有待提高,而且公众对于信息的接收和甄别以及思考的能力也相对匮乏,因此存在舆论导向问题。新媒体背后的资本和技术,引领大家阅读方式的转变,所以新媒体也涉及资本运作背景下的舆论导向问题。两者之间仅夹杂了一个商业运作模式。

不可否认,随着新技术和新平台的出现,加上之前公众对传统媒体的不满,流量自然就集中到了新媒体。那是不是人们不需要内容了呢?其实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方式还是和传统媒体相同。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面临落后的生产力和读者对内容生产需求不断增长的巨大差距。平台在转变,核心依然不变。

“竞争淘汰传统媒体的过剩产能,实现自我革新”

ICCI: 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的业态发生了哪些改变呢?

杨江:面对各方面的冲击和竞争,传统媒体也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以前市场上会几份报纸的头版内容完全相同,同质化现象太严重。后来通过竞争,很多传统媒体被关停,本质上说不是传统媒体的没落,而是淘汰过剩产能,集中精力提高生产效率合传播效率才能扩大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同时,正是因为竞争的存在,新民周刊也在不断改进生产方式。以前一周为一周期,现在打破了严格的时间限制,可能是一天或者一个小时。

“媒体不仅要提出问题,更要参与问题的治理”

ICCI:通过对比这几年的新闻报道,人们不仅仅关注新闻事实的报道,更加注重后续的跟进报道如何处理这个事件,这对媒体有何影响?

杨江:从汶川地震以后,人们不仅满足于新闻事件的报道,更加关心问题的解决,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2013年前,转型期的中国,新闻媒体人集中于曝光各种社会问题,部分媒体认为掌握一个事实就掌握了真相。可是立马就出现问题,民众会认为媒体在造谣,政府也认为媒体一直在报道吊诡的事件,引起大众不满。这里要强调,事实不代表真相。随着国民心态的转变,我们媒体要积极参与到社会问题的治理,集中精力解决问题,传统媒体要发扬务实的精神。

“坚守,传承,心向光明”

ICCI:您能分享一下多年从事调查记者的一些体会吗?

杨江:第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守,面对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媒体去凑热闹。要不忘初心,继承和发扬传统媒体的精神。第二,事实不等于真相,媒体人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性,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第三,每个媒体人心中应该有盏明灯,心有阳光,才能看到希望和温暖。

调研点评

点评人:王昊青博士,开云网页登录 —南加州大学文创产业学院副教授、全球文创合作与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

关键词一:17%的增长

刚走进电梯,就听周刊员工自豪地介绍,《新民周刊》去年实现了17%的增长,令人振奋。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新民周刊》独树一帜,原因很多。从全国化回归地区化、社区化定位、从综合化到时政化内容聚焦、从单一经营到多元收入、从一周一期到一天一期数字化生产和传播,《新民周刊》的发展轨迹清晰可鉴。

关键词二:角色扮演

今天听到杨副主编谈到媒体的角色扮演,很有触动。曾经,做纸媒的都希望成为《华尔街日报》,做杂志的都希望成为《时代周刊》。众所周知,《时代周刊》就是美国政治的“喉舌”,任何媒体都有其明确的角色定位。从业人员要认同这个媒体的价值观,这是基本的要求。当你真正做新闻时,可能每天都面临选择,所以,会要求你有立场、有思想、有灵魂。媒体要知道服务对象是谁,从提出问题到参与问题的治理,《新民周刊》的角色选择和实践代表了中国在每个发展阶段媒体的认同、参与和贡献模式转移。

关键词三:发展传播

在大家研读传播学时,要关注发展传播学这一特殊领域。发达国家的受众,相对教育程度高,信息辨别能力强,发展中国家受众的媒介素养相对可能会参差不齐。发展中国家,媒体资源是否充沛、媒体活动是否活跃、媒体内容是否恰当都会影响发展进程,媒体多传递新希望、新技术、新方法,对发展中国家有更具建设性的帮助,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角色扮演。

观察员笔记

本期文创产业观察员:银行职员 王洁丽

有幸有机会和ICCI的学员们一起造访新民周刊大本营进行产业调研。下午2点调研在主讲和主编幽默的开场中开始,作为一本知名度与口碑齐飞的时政周刊,《新民周刊》并未像其他大部分传统纸质周刊那样因为受到互联网新媒体巨大冲击后就一蹶不振销声匿迹,反而越挫越勇逆境而上实现了订阅量的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新民周刊》在当前百花齐放眼花缭乱的碎片化新闻及信息中未迷失方向,不忘初心,始终以时政新闻为核心,着力把时政报道做深做透,做到新闻深度化挖掘,而非仅仅报道新闻本身,并且对新闻进行了多维度解析,给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在目前信息爆炸的市场中以真诚做新闻的态度赢得了新老拥趸无数。

此次调研现场气氛活跃,朝气蓬勃的学员不时记录授课要点,并不时与授课主编互动,作为一名调查员我也深受感染,有所收获。


(作者:王琛,周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