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地点: 理科楼5号楼642室
电子邮箱: nzhou@sjtu.edu.cn
200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2010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高能物理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ATLAS实验和美国正反质子对撞机Tevatron上的D0实验进行物理研究。2010年至201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从事ATLAS实验的新物理包括暗物质寻找等研究工作。2015年回国之后,继续从事ATLAS实验上的暗物质寻找,并加入PandaX深地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并设计下一代暗物质实验探测器。担任PandaX实验组第二负责人和液氙时间投影室探测器系统负责人。
以主要作者发表在国际权威物理期刊杂志Nature, PRL, PLB, JHEP等上共50多篇,总引用超过6000次,其中8篇入选ESI高被引。并在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多次做应邀报告。在博士后期间担任过ATLAS 实验喷注和暗物质物理组的召集人,并广泛参与和领导了一系列新物理和暗物质领域的实验研究。
欢迎对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感兴趣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加入本研究团队,待遇从优。
“暗物质之谜”:在标准宇宙模型中,暗物质的比例占宇宙中的27%,可见物质(原子,分子)仅占4%,但是人类对暗物质的性质知之甚少。普遍的暗物质粒子模型认为,暗物质除了具有引力作用,还可以和已知物质存在一种新的相互作用,从而能够符合当前观测到的暗物质残余密度。主要研究方向:结合PandaX液氙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和ATLAS对撞机探测实验来寻找暗物质。
具体包括:
1)通过PandaX液氙暗物质探测实验寻找暗物质和原子核或者电子相互作用信号。在实验硬件上,负责四吨级液氙暗物质探测实验中心探测器的研制和性能研究,以及未来“终极”暗物质实验探测技术的研发。目标将暗物质探测灵敏度推进到中微子本底平台,全面覆盖暗物质理论参数空间。
2)通过ATLAS实验寻找质子质子碰撞中暗物质和可见粒子(喷注,光子,W/Z玻色子,Higgs粒子,甚至Zprime新型粒子等)共同产生过程,或者直接寻找暗物质粒子和可见粒子相互作用的中间传播子(如双喷注过程)。ATLAS实验预计最终采集3000fb-1的数据(是目前数据量的100倍),期待新物理信号的出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暗物质探测”
开云网页登录 重点前瞻项目,“基于PandaX-4T首批数据的暗物质探索”
发改委李政道研究所暗物质和中微子实验平台建设,“30吨级液氙时间投影室探测器研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合ATLAS对撞机探测和PandaX直接探测实验最新数据寻找暗物质粒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TLAS实验上高动量b喷注标识”
论文“Dark matter direct search sensitivity of the PandaX-4T experiment”荣获《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2020年度和2021年度优秀论文
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 “青年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