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奋斗

王振义院士:“一门四院士”,师徒接力攻克白血病

爱国奋斗

王振义2.jpg

在医学科学界,曾经获得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振义院士先后培养出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陈国强院士,“一门四院士”被传为佳话。在上海血研所,师徒接力攻克白血病,让中国声音传向了世界。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爱情偶像剧”《血疑》在中国热播,无数观众在惊叹生死不渝爱情的同时,也了解了白血病的凶险。白血病的种类很多,它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素有“血癌”之称,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又是临床表现最为凶险的一种类型,患者得病后死亡率极高。

同样也在这个时期,一项奇迹却发生了,开云app官网入口下载苹果版 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振义教授,用独创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方法,救治了第一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同年,有24位这样的患者得到治疗,完全缓解率达到九成多。

此后,奇迹一个一个诞生,生命一个一个得到抢救,王教授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并被推广应用。

如果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比喻成已进入了死亡的黑暗地带,那么,王振义教授的这套治疗方法就像在黑暗中划过的一道彩虹,他让病人看到了冉冉升起的太阳,将生命之光重新点燃。

国际著名癌症研究权威Richard教授称这一研究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国际著名癌症专家Warrell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称“这一结果为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树立了典范” 。

1994年,王振义教授在胸前挂上了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的奖牌;2009年美国“临床指南”将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方法定为规范性治疗方案。

2011年,已8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被授予国家最高科技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为他颁奖。

实例 凋零小花 重新绽放

小女孩的身体越来越沉,越来越沉,她慢慢闭上了双眼,她要告别人间,走向天国。她得了一种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她发着高烧,她在出血。她看见了天空一片漆黑,大地上的生命完全被黑暗所笼罩。

她来到人间仅仅只有5年,她将离开深爱她的父母,永别生命、阳光和希望。

黑暗中小女孩隐隐约约听见父母在哭泣,听见很多亲人在呼唤她的名字……

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第七天,她仿佛看见一道彩虹划破长夜,太阳冉冉升起,万物生机盎然。

慢慢地,她睁开了眼睛,朦胧中看见一位穿着白大褂的慈祥长者正在向她微笑。她从鬼门关又走了回来,她的病症已有了显著的好转,一个月后她脸色红润,病症达到完全缓解。

这位慈祥的长者,就是王振义教授。他采用了一种世界上独创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方法,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24年过去了,这位从天国路上走回来的小女孩,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已变成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大姑娘,现在一家国际著名制药公司担任药物研发员。当得知王振义教授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她专程从浦东赶到瑞金医院,向王教授表示祝贺。她对记者说:“当时,自己还小,听妈妈说,病危通知单已开出来了,家里已经彻底绝望了,是王教授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成果挽救了我的生命。这次王教授能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是实至名归,我和家人衷心祝愿王教授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当她离开医院时,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记者望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豁然有了一种感触,24年前,一朵含苞的小花在病魔的摧残下快要凋零,是王教授妙手回春,才使她能够绽放得如此美丽。而她只是王教授救助过无数个快要凋零花朵中的其中一朵。

成果 诱导分化 开创先河

喜气洋洋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礼堂正在隆重举行2001届毕业典礼,校长乔治·鲁普宣布授予王振义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此刻,全场掌声雷动。王振义教授也成为了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您的工作不仅指出应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治疗一种特异的疾病,而且更新了可以应用单一药物通过诱导分子治疗癌症的概念。”这是乔治·鲁普校长对王振义教授的评价。

诱导分子治疗癌症是一个全新的,从来没有人用过的方法。早先,王振义在文献中了解到,白血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逆转,能分化为正常细胞;还有一种13顺式维甲酸的分化诱导剂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受到启发后,王振义教授独辟蹊径,采用逆向思维来攻克这一疾病,并获得成功,论文在国外《血液》杂志发表后,引起国际血液界强烈震动,并由此掀起诱导分化研究的新高潮,该论文截止2010年5月已被广泛他引达1713次。

王振义教授比喻说:“关于肿瘤细胞,就像自己的孩子中有一个变坏了,我是打他呢?还是教导他呢?过去的治疗方法就是肿瘤细胞一定要杀掉它。就给它使用有毒的药物,毒死它,这就是一般治疗肿瘤的方法,就是用化学药物的治疗,叫化疗。化学药物有一个缺点,不仅是把肿瘤细胞毒死了,正常细胞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而我们对这个治疗方法的研究,是叫诱导分化,就是劝导他不要做坏人,做好人,弃邪归正。”

很快,诱导分化方法先在国内推广,后又在国际上推广应用,并取得理想的效果。据统计,这种病例的早期完全缓解率达到85~90% ,而且这种方法副作用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药物口服、价格低廉,每30颗药物,可以服10天,费用只有人民币13块。这不仅为过去被认为治疗困难、死亡率高、费用昂贵的急性白血病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而且还为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治疗的理论和治疗途径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目前,王振义教授和他的团队还配合应用砷剂及化疗方法,使这种病的患者5年存活率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因此,王振义教授也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

至2018年,瑞金医院主持的大规模临床实验显示,在优化方案的基础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率达93%。

理念  广博慈爱 追求卓越

王振义教授能取得世界医学界公认的成绩,是和他成长的环境、所受教育和个人的追求密不可分的。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在上海,祖籍江苏兴化,在8个孩子中他排行老三。父亲是在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安平保险公司任襄理。家境较为殷实,家教甚严。家庭对孩子们的要求是,虚心好学、诚实做人、要有专业特长。

王振义毕业于上海法租界所办的萨坡赛小学,1942年从震旦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并被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优异,留在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前身)担任住院医师。

学生时代王振义接受孔孟之道“仁者爱人”思想的熏陶,在大学时受到了“仁济慈爱”宗教思想的影响,工作以后一年,新中国成立,他又受到了要“为人民服务”和“救死扶伤”思想的教育。所以,在他的世界观里,作为医生一定要有爱心,要尽可能地救治好病人。他的信念也是和瑞金医院一贯倡导的“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的理念一脉相承的。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王振义于上世纪50代在血栓和止血研究领域已初露锋芒。1953年,他在临床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病人在平时没有出血症状,但在拔牙等小手术后会出血不止。他翻阅了大量文献,了解到血浆中凝血因子的高低值是出血的关键,一般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但做该试验时,需要将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当时国内无此材料。一向喜欢钻研的他用石蜡代替硅胶,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立了这种检测方法,并作出诊断,解决了这种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此后,王振义一发不可收,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他开始在国内外权威科技杂志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他与其夫人合译由Stefanini编写的《出血性疾病》一书,是当时国内唯一一本有关出血性疾病的参考书。他与李家增、阮长耿,以后又有王鸿利、韩忠朝、宋善俊参加主编的《血栓与止血》已成为我国在这领域中的代表性专著,并被不断再版。

正因为他在血液病治疗和科研方面不断取得成果,他赢得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最近,还有一个找了他30年的病人终于和王教授见面了。她小时候患了一种血液病昏迷了,是王教授的准确诊断与精心治疗终于使她化险为夷。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找到王教授,但是,孩子的父母一直心存感激,一定要找到王教授并当面表示感谢:“孩子已经成家立业,在一家袜厂工作,我们想送几双袜子给王教授,务必请您收下。”

王教授拿着几双袜子很是感动:“这是医生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这几双袜子我要好好珍藏。”

育人 慧眼识才 桃李天下

在一间比较简陋的实验室里,王振义教授正在精心指导他的两位研究生。他从实验设备的用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等最基本的知识一一讲起,并亲自动手做示范给他俩看。晚上,他又为他们讲解国际上最新的医学科技动态,同时指导他们学习专业英语。

这两位学生是王振义教授在1978年首期招收的研究生。一位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教授。另一位研究生就是后来成为陈竺妻子的陈赛娟。陈赛娟现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血液研究所所长。

这两位院士夫妇不会忘记,是王振义教授手把手指导他们进行血液病理生理的实验,帮助他们补习专业外语,指导、修改他们撰写的科技论文。正是王教授的精心栽培和他们的刻苦努力,使他们在血液研究领域脱颖而出。1984年,王教授力荐陈竺夫妇赴法国留学,正当他俩在法国学成并做出成绩的时候,陈竺夫妻接到导师王振义从国内发出的信:用诱导分化法临床治疗白血病获重大突破。这是世界上第一例用全反式维甲酸成功治愈的白血病患者。陈竺兴奋不已,对妻子说:“临床药物的成功,需要得到机理研究的支持,才能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回去和王教授会师!”

1998年,夫妇俩拜谢过了挽留他们的法国老师,回到了祖国,继续在王振义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并最终开辟出一片令人瞩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

“我只是陈竺夫妇成长过程中一个阶段的老师而已,他俩的成功是‘机会’加‘智慧’。我一直以这两名学生为荣,看到学生超过自己,这是当老师最大的安慰。”

王振义教授先后担任过内科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已培养了博士21人,硕士34人。每当他的学生说起导师时都充满着感激和敬佩。

“973”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陈国强也是王教授的得意门生,那时写论文还没有到用电脑的年代,导师一遍遍修改,陈国强就根据修改的内容重新整理、抄写。王教授前前后后改了10次,近2万字的论文,陈国强就重新整理、抄写了10篇。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交流,导师诲人不倦、甘为人梯和对科学认真负责的精神深深印在陈国强的心中,激励着陈国强向更高、更险的医学高峰迈进。陈国强现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开云app官网入口下载苹果版 副校长、交大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成为了我国在血液病研究领域响当当的人物。

“我深深懂得,这些成绩是站在我的导师王振义、陈竺两位院士的肩膀上,在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取得的。今后,我将在血液病研究领域作出更大的努力!”

让贤 爱才用才 事业为上

“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王振义教授说,“当一个人处于科研顶峰的时候,接下来可能会走下坡路,所以当自己在抛物线刚下降时就应该退下来,让贤给下一代更强的人来替代自己的岗位。这样,这根线就会一直朝上而不会向下滑去。这对整个事业的发展会更有利。”

这就是王振义教授提出大胆提拔人才的抛物线理论。

1991年,陈竺在《血液学》上发表论文,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阐明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理和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的作用机制。国际专家评价,这是使人感到震惊的同一研究小组又取得了惊人的发现。

王振义教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认为,陈竺的学识、才能、气度,一定能够把血研所带到新的高度和辉煌。几年后,王振义教授主动提出来把代表中国血液学研究最高水平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42岁的陈竺。

王振义教授说:“现代医学科技发展得非常快,我的理论和管理已经快要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了,我继续呆在这个位置,血液所就会走下坡路。陈竺他们在欧洲最著名的血液学实验室经过最前沿和系统的训练,他们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高度来对白血病进行研究,科学需要机理的证明,而这正是向癌症发起最高层次的挑战。陈竺非常有进取心,是世界一流的人才,交给这样学生我放心。”

一时间,王教授惜才、爱才、用才的故事在血液所传为美谈。现在,血液所从王振义教授初创时的40平方米发展到今天总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三个楼面,先后成为上海市、卫生部、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上海市领先专业,乃至2001年成为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100余项国家级课题,约80余项省部委级重大课题,14项国际合作课题等,共获得科研经费约达1亿元人民币。2010年4月,血液所宣布发现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药物的作用靶点。这是白血病研究又一重大发现。

事实证明,王振义教授当初主动让贤的举动是正确的。他提出的“抛物线”理论得到实践的论证。

独创 开卷考试 教学相长

在一间小会议室,有一排医生坐在一起,作为“监考”看着86岁的王振义教授“考试”。

这是一场开卷考试,题目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这是医院最近遇到一个比较罕见的病例。只见王教授打开电脑,一边讲解一边用PPT演示。

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良性和恶性的区别,治疗效果,之间关系,如何分类等等。一张张图表,一个个数据呈现在“监考官”面前。然后“考官们”提问,王教授再作回答。2个小时后,考试结束。下周,“监考官”再出题目,王教授再参加“考试”。

每次出的题目都是一些临床上遇到的“疑难杂症”,王教授的回答都是国际上最新的解决方案、成果或进展。

“考试”结束后,医生们会带着U盘,把王教授亲自做的PPT拷贝到U盘上,然后作为最新教材应用到实际治疗中去。

“血液病的种类很多,既有共性的问题,又有个性上的差异,现在,科技发展得非常快,我们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他们作为临床医生会遇到很多难题,我就通过现代方法帮助他们查找国际上最新的动向和治疗方法,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少走弯路,对我本人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王振义教授的一席话,说出了他用独创的“开卷考试”方法,帮助临床医生有针对性地诊断和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病例。

在王振义教授的电脑上,储存了很多他曾被“考”过的病例,这些都是他通过互联网查找到的最新论文、资料,再经过他的理解、整理,做成PPT,通过“开卷考试”方法,最后奉献给了“监考官”们。

一位曾得到过王振义教授帮助过的医生感叹:“王教授可谓是功成名就,但是他却马不停蹄,还在为血液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殚精竭虑,他不计个人得失,甘为人梯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家庭 共同志向 共勉提高

圆桌前大家围坐在一起,一杯酒、一句话、一段情、一份爱;谈论工作、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共勉提高。每逢过年,王振义教授的家庭成员都会聚在一起,大家其乐融融,构成了一幅欢乐的“全家福”。

王教授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孙子,3个孙女。老大在一家与药品研发有关的公司当经理,老二在浦东南方基因中心搞研究工作,老三是医学博士,现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老三的太太是美国针灸医生。在孙辈中,除了孙子在交大学经贸,毕业后在一家投行工作外,3个孙女中一个已经成为了瑞金医院的医生,另两位都在美国大学读医科。王教授的夫人谢医生,在记者采访前不久不幸已过世,她原来也是著名的儿科医生,被誉为“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方法开拓人之一”。

一家人有了共同志向,也就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

“我们家教比较严,在读书无用的年代里,家父还督促大家要多看书、多学习,我也没有少受家父‘戒尺’的惩罚,正因如此,当恢复高科后我能够顺利考上大学。父亲自强不息的精神给我们下一辈产生很大的影响。”老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他父亲充满了敬仰和感激。

在王教授家客厅里,记者看到在沙发的上方挂着一幅色彩素雅的牡丹画,起名为《清贫的牡丹》。

王教授向记者介绍说:“这幅牡丹看上去不是大紫大红,表达的是清静向上,高贵淡雅。我们为人做事也应该像这幅画那样,对待事业要有勇攀高峰的决心,对待荣誉和地位要清静淡雅,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这是王振义教授对人生的感悟和真实写照,也是他对每一位家庭成员提出的殷切期望和要求。

采访结束,记者在回编辑部的路上,突然想起了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

对照《大医精诚》,从医60余载的王振义教授做到了,他就是当代的“苍生大医”,他被授予国家最高科技奖荣誉称号当之无愧!

如今,94岁高龄的王振义院士仍奋战在临床与科研一线,谈及热爱的事业依旧兴致勃勃。

如今,站上了转化医学高地的上海血研所正在进一步迎难而上,陈赛娟院士说,希望世界医学界未来能听到更多来自上海、来自中国的声音。随着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落户瑞金医院,陈竺院士表示,“上海方案”的成功经验必将启发攻克更多恶性血液疾病,如M2b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将众多生命杀手“绳之以法”。他们的目标是,努力争取在2025年使我国恶性血液病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目前提高50%,到2035年,基本攻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顾伟民
新闻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