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党史故事
民众夜校
— 交大党史故事在交大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中,以“在工人中普及科学知识,宣传革命道路”为宗旨,代表着青年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道路的民众夜校也应运而生,成为党组织领导青年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场所。
大学时代的周蔚芸、何孝俅
1946年5~6月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所属的学生救济会,拨给交通大学一笔经费,以半工半读形式救济清寒学生。当时,学校决定办一个工作自助食堂,一个洗衣作坊。此外,还准备办理一所民众夜校,由清寒学生担任教师,发给授课津贴。校方将创办民众夜校的工作交给周蔚芸、何孝俅负责,教会方面派叶鹿靖担任校长。穆汉祥热心积极地参加了创办民众夜校的工作,付出了大量精力和心血。1946年11月,周蔚芸转学清华大学(不久又转回交大),穆汉祥代替接任教务主任。1947年上半年,叶鹿靖离开学校,黄香国任夜校校长。
民众夜校招收交大附近的失学儿童和青年工人入学,设儿童、成人两组,共计6个班。原来基督教团契办的一个儿童班也并入夜校。起初,课程设置以文化课为主,有国语课,算术课。基督教团契有的成员曾主张设置宣讲宗教教义和教唱赞美诗的课程,经过穆汉祥和教师、学生的共同反对,他们的主张未能实现。在穆汉祥倡议下,夜校设置了常识课,内容除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外,大部分是时事政治。
大学时代的黄香国、穆汉祥
1947年上半年,基督教团契成员相继退出夜校,黄香国、穆汉祥主持夜校日常事务。他们组织夜校教师自己动手选编、油印教材,课本通俗易懂,反映时事,结合工人受剥削的实际,启发学生的阶级觉悟。课后教师主动与学生展开谈论,进行思想交流,有些教师热心帮助有生活困难的学生,师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夜校还组织了学生会,出版壁报,组织讨论会,其中成人班学生还参加了交大救济救寒、反美扶日等学生运动,既提高了夜校学生的政治觉悟,又支持了交大的学生运动。
《民众》第5期,1949年4月19日版
由于民众夜校宣传进步思想,在交大附近工厂和街道中有一定的影响,引起上海教育当局的不安,教育局几次胁迫交大夜校停办。1948年暑假,教育局借口时局动荡经费困难,派人到交大与夜校教师谈判,再一次要求夜校解散。经黄香国、张培性等人据理力争,夜校得以保存。不久,夜校新设特高班,增设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使成人班毕业生能够继续在夜校学习。为扩大宣传,穆汉祥发起出版《民众报》,与其他夜校和附近工厂建立联系,为发展工人协会成员,组织进步力量创造条件。
解放初期汉祥夜校部分师生合影
1949年初,黄香国去了解放区,孟树模成为夜校的负责人,此时夜校学生已发展到300多人。不少在夜校任教的交大学生经过学生运动的锻炼,加上在夜校工作实践中受到教育,有穆汉祥等21人先后入党。在夜校成人班也发展党员10名,建立了夜校党支部;还输送了10名教师、学生去解放区。上海解放后,为了纪念夜校负责人穆汉祥烈士,夜校改名为汉祥民众夜校。1950年秋脱离交大,由上海市教育局接办。
来源:开云网页登录 党史校史研究室:《民主堡垒:战斗在交通大学的中共地下党(1925-1949)》,开云网页登录 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