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医者

廖美琳:医者之美 温润如玉

杏林医者

  [编者按] 2000多年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说,一视同仁,为病家谋幸福;1400多年前,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约100年前,美国医生特鲁多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群身体力行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医者,时代在变,他们手中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医者的情怀却始终如一,而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决心也愈发坚定。开云网页登录 新闻网特推出“人物·医者”栏目,让我们更好地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初见廖美琳,年近八旬的首席专家衣着朴素而不失雅致,气度雍容而不显张扬,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言念君子,温润如玉”。这种凛于内而非形于外的大师风范,其五十余载的医学人生故事尽蕴于无形——她就是开云网页登录 附属胸科医院首席专家廖美琳。

  “对于知识的好奇心不灭,这创造了现在的我”

  因为高考前夕父亲的意外病逝,让廖美琳决心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但到底把医学作为职业还是事业,年轻的她并未深入思考过。大学时代,她“临时抱佛脚”地应付着考试,毕业后服从分配进入了胸科医院呼吸内科。这时,一个小插曲让她在医路上由走马观花似的“看”转为鞭辟入里的“钻”,带教医生提问“氧离曲线”,廖美琳卡壳了,一旁的技术员却对答如流,老师严肃的批评让她很是羞愧,进而反省了自己的学习态度。

  “对业务上的知识要有好奇心,医生必须要注重学习。”廖美琳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自此后,读书不是为了被动地应付考试,而是成为一种主动充实自己的习惯。各类有关专业的书,她都会拿来细细研读,将曾被忽略的细节知识串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廖美琳微笑怀念着那段偷偷溜进图书馆借书研读的艰难时光,“那时候大家都觉得,读书无用,所以我读书真的不是为了求什么,我到现在还记得工宣队员说这个医生病人会放心的,因为她会看书。”

  读书这个习惯一直跟随廖美琳至今。不管是当初一个普通的医生还是现在的首席专家,她每天都要翻阅医学最前沿的科研文章,直至深夜。因为视力大不如前,她不得不将文献的字都放大再打印。“一天不看书,就看不好病。虽然文章不能救人,但是没有知识的储备,绝对当不了好医生。读书是一个医生掌握新知识、加强自身力量的最佳方式。” 这是廖美琳对自己的告诫也是对后辈的教诲。

  意志能撑多久,路就能走多远。廖美琳夜夜在灯下苦读的积累,协助她在行医的路上不畏风雨。对知识扎实的掌握,对科研最新报道的关注,让她无时无刻不奋斗在临床和科研的第一线,不断创新更好的治疗方案,治愈更多病人。满腔热血的开始固然可贵,不改初衷的坚持更显难得,而廖美琳不仅初心不减,她仍在路上。

  “穿着白大褂,就要一心为病人”

  廖美琳向记者讲述了她年轻时抢救病人的一次经历,当时呼号灯亮起,值班的她第一个赶到,发现病人呼吸困难,她一把将病人倒提起来,拍着背让病人呕出了血块,解除了危机。危急时刻她是如何判定病人情况并做出紧急处理决定的?个子并不高大的她又是如何做到把一个体重不轻的男病人提起的?回首再看,廖美琳说也不知当时哪里来的力气和勇气,她称之为医生的本能,她说医生治病时就该勇敢向前,忘却私利。

  病人有困难的时候,医生就不能顾忌自己的利益。这种本能催使着廖美琳在医学中屡破常规。她首创的以细硅胶管持续引流并辅以药物注入治疗的方案攻破了上世纪60年代我国“胸水不治”的难题。在此之前,对晚期肺癌的胸水积液处理往往是以粗大的引流管插入患者胸腔来帮助引流,病人痛苦且疗效不佳。一个在处理肺癌患者胸水上显著的技术进步说到底源自一名医者想缓解患者病痛的平常想法。

  1970年胸科医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肺癌专科病房,廖美琳也正式加入了与该疾病战斗的队伍,一开始她和她的同事们只能无奈地接受重症病人不断死亡的现实,随后他们认识到必须做些什么。80年代小细胞肺癌被公认是难治的顽症,廖美琳和医院的同仁们经潜心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小细胞肺癌化疗结合手术的多学科治疗,这一科研成果成功地将我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0-5%提高到38.9%,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90年代她又将外周血干细胞分离技术支持高剂量化疗用于晚期小细胞肺癌,使这部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2个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存率。随着目前“把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人类应与其和平相处”的崭新理念的问世,她在国内率先将靶向治疗运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使化疗药物更有目标地命中癌细胞,而使正常细胞免受干扰和破坏……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廖美琳也以她深入的实践、观察和思考,几十年如一日地同肺癌进行着激烈地较量。如今她已经在肺癌的流行病学、治疗学以及临床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使肺癌治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内外学术界同行所瞩目。而勤学不辍的廖美琳仍始终跟踪着世界医学的前沿,近期她的关注点就是通过新的导航仪可以对仅有几个毫米的微小结节定位穿刺,她说这种“早早期癌”看好了就能长期生存,对病人最为有益。“一心为病人”这样的本能,早已深入她的骨髓。

  “医生良心要正,请保存我的荣誉感”

  廖美琳行医已经五十余载,她始终坚持医生的良心要正,因此面对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对有些人对医生群体的诟病,她认为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强度高,收入待遇也不是很高,这是一个事实,但读医本就不是为了赚大钱,有些问题可以通过管理制度上去解决,但医生绝不能因病人的贫富而给予不同对待。她语重心长地说:“要先做一个正直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社会上的怪现象也让廖美琳诧异过,曾有一个病人家属上门送红包,被她以“请保存我做医生的荣誉感”为由婉拒后,竟然因此感到不放心而转院离开,但更多的病人的感激却给了她坚守医德的力量。有的长期存活的病人隔段时间就会来院向廖美琳报告下自己生活近况,有的病人会在每年送上一个蛋糕感谢医生给的第二次生命,这点点滴滴,廖美琳说是一个医生最大的收获和满足。回忆着这么多年来众多被自己和团队一起从死神手中夺回的病人,她感慨万千:“这种病人康复的欣慰,远胜于一切名与利。”

  廖美琳坚持医生和病人相互之间要尊重,疾病才是大家要共同对抗的敌人,因此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医生也要注重交流的方式方法,坚持一切是为了病人好,病人最终是会理解支持的。在德行上的高要求,是廖美琳在多年行医和带学生中不变的原则,即使自己的学生已经可以在医术上独当一面了,若待人接物上有小瑕疵,她也会毫不客气地批评指正。

  “医生要有接班人,一个人冒尖没有用”

  聊到自己带过的一位位学生,廖美琳也更加神采奕奕。她坦言自己从不担心“教会徒弟,抢了师傅饭碗”的事出现,反而更加期待自己的学生可以超越自己。“不要自加砖头自压脚,医生要培养接班人,形成一支老、中、青的梯队,才能让前辈医生们的所学所得,经久不息地流传下去。”她形象地说到。

  对年轻的学生,爱护的同时也要对不足的地方批评,这是廖美琳一贯的教学准则。她对于学生的反复教导从未停止,从医术到医德,从二十多岁的实习医生,到四五十岁的专家主任,只要是自己的学生,她都会真诚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教导。有人说廖美琳的气场很足,教起学生来镇得住,她却说没有气场不行、气场太大也伤人,对于后辈虽然原则问题不能妥协,但年轻人的小错误却也不能揪着不放,还是应该以鼓励支持为主。

  如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理念一般,廖美琳也在教书育人中付出了诸多心血,在她的带领下,胸科医院建立了一支多学科诊治肺部肿瘤的专业队伍,涵括了肺内、胸外、放疗、中医以及病理、放射等临床医技部门,使该院肺癌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力量不断强大,专业领域也不断拓展。廖美琳是当之无愧的“首席”,她却谦虚地说:“我也就是再贡献点自己的余力,找找思路,具体工作还是要靠年轻人。”

  和廖美琳的沟通轻松而愉快,她清晰的思路、睿智的谈吐、坦率的个性都让人深深折服。这是一份属于医者大师的从容与风范,时光或者能抹去姿容光彩,却擦不掉因灵魂深处的品格而投射出的大美,更会因历经沧桑而散发出馥郁芬芳。相信廖美琳的医者之美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愈加夺目。

 

  廖美琳,1957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任开云网页登录 附属胸科医院首席专家、肿瘤科主任医师、交大医学院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呼吸内科主任、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目前兼任中国临床肿瘤协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肿瘤学会委员、中华肿瘤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防痨协会理事、上海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呼吸学会委员、市卫生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市疾控中心肺癌专题组组长等职,并担任《肿瘤》、《中国肺癌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实用肿瘤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癌症》编委,《临床肿瘤学杂志》学术顾问等。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医师奖、市劳动模范、市医学荣誉奖、市三八红旗手、首届市卫生系统“十佳医师”、市卫生系统“我最佩服的共产党员”等殊荣。

张佩琪 林懿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