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荣昶储才五期学员在祖国各地,
探索了线上“云”实践的新方式,
寄情云南洱源,
对话西部民生,
在国情社情观察中明确价值追求。
有触动亦有欢乐,有遗憾更有成长,
在共同努力、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最美好的青春记忆。
且行且思,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从今日起,
我们将连续刊登储才学子的收获与成长,与您分享。
沈文绮
“荣昶储才计划”五期学员
第三行政组组员、健康职能组组员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
我从未去过云南,由于出生成长在城市,对农村也仅有一些浮光掠影式的了解。在开始实践前,我对当地的情况有一些主观的想象,但在前期调研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意识到真实情况也许和我想象的并不一样。图片中,洱源县职业高中的校舍整齐美观,配备有包括服装裁剪训练室、客房服务训练室在内的专业教室,资料显示职中开设的专业涵盖了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等,他们的舞龙表演、象棋比赛等文体活动似乎也都别具声色。
校舍,教室和舞龙表演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不了解农村,不了解贫困地区,不了解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怀着对洱源实地情况的好奇,我开始了本次实践。第一次的会议就让我感受到了民风民俗的不同,与上海活动时间往往会提前多日确定不同,当地活动时间往往提前一两天才能确定。随着调研采访的不断深入,我逐渐意识到当地的差异是很大的。生皮是洱源传统的待客名菜,但也有觉得不卫生而从未吃过的当地人;有会穿价格上千的“椰子鞋”的学生,也有疫情期间不得不去放牛而错过数学课的学生;有被支教老师激励,以交大为高考目标并且踏实努力的学生,也有上课期间睡觉不听课的学生……囿于线上实践,我感到自己对洱源的了解还是流于表面的,也因此非常期望日后能真正去到洱源,实地考察。
支教团分享
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对在洱源参与扶贫、支教等工作的人们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去洱源支教的学长学姐都怀抱着教育扶贫的理想,在几个支教候选学校中主动选择了条件较差的洱源;扶贫工作副总队长罗建生老师、驻村第一书记田罗银老师长期驻扎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皮肤都晒得黝黑。其中,在洱源支教的陈晓生学长给我留下的印象格外深刻。陈晓生学长发现有同学因菜价高而两人合买一份荤菜的情况,便广泛收集意见反馈给学校,食堂饭菜的质量、分量很快有了改善,价格也更透明了;发现仍然有同学因家庭贫困而存在失学可能的情况,陈晓生学长发起了“啟源未来”助学公益项目,为项目寻找到了愿意资助的社会爱心人士,还和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一起克服交通不便等困难到学生家里实地考察情况……陈晓生学长让我意识到,扶贫并不一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
陈晓生学长、罗建生老师分享
线上实践没有阻挡大家讨论的激情,和储才同学们的思想碰撞带给了我很多启发。“出水才见两腿泥”,实干兴邦,是这个时代的要求,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努力的方向。“心中有理想,手中有本事,脚下有泥土”,以此为勉。
学员介绍
“Carpe diem”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毕业于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自我介绍
喜做有味事
是个无用人
加入储才
碰撞思维的火花,扩大生命的体验
社会工作
校学生联合会学术中心干事
原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辩论队队员
志愿经历
2020级迎新活动志愿者
第四届“我是领读者”演讲大赛志愿者
荣誉获奖
特高压奖学金
文稿 | 储才五期学员 沈文绮
编辑 | 储才五期学员 邓达鹏